2017年以來,廣東省儲備小麥、稻谷的競價銷售困難,成交率不斷下滑。今年前4月,國產小麥總體成交率下滑至16%,早秈稻總體成交率降至41.4%,均創下多年新低。
成交率總是與底價直接相關的,低成交率只能說明底價偏高。前4月省儲國產小麥的銷售底價在2400元/噸左右,省儲早秈稻銷售底價普遍在2200-2300元/噸之間,這是一個什么樣的水平呢?
先說小麥。2018年國產三等小麥的最低收購價是2300元/噸,當前2015、2016年的托市小麥在國家糧食交易中心的成交價約為2400元/噸,并且成交率也在2成以上,不算很低。粗略比較,廣東儲備小麥2400元/噸的底價不算高,因為這個價格和產區小麥接近。這意味著,只要廣東的小麥加工企業還要新購進國產小麥,就必然會優先購買2400元/噸的本省儲備小麥,沒有誰會去產區購買2400元/噸的小麥再運到廣東來。這個邏輯是對的,所以省儲國產小麥也不是零成交,今年前4月也成交了約56000噸。然后呢?市場“吃飽了”,省內對國產小麥的需求有限。
這就是廣東省儲備小麥與產區相比有一定價格優勢的情況下,仍然不好賣的主要原因。但是顯然,省內小麥加工企業的小麥用量不止這么多,它們不用儲備小麥用什么呢?我們的調查表明,優質麥和進口麥是省內小麥加工企業的主要需求對象,為此它們愿意付出更高的價格。在交易中心,儲備進口小麥被哄搶到2600元/噸以上,但是2400元/噸的儲備國產小麥卻少人理睬。
前面我們說了,低成交率只能說明底價偏高,或者說,要想提高成交率,只有繼續降價,降到有人買為止。但是,前面的分析也表明,當前的省內國產小麥不是價格不夠低,而是“供非所需”,再降價也沒用。這不矛盾嗎?不矛盾,價格規律在地球上任何地方都適用。儲備小麥的“供非所需”針對的是小麥加工企業,用來做面粉,但是小麥也可以做飼料以及其他的用途,只要價格足夠便宜。對于飼料企業來說,2400元/噸的小麥還是“奢侈品”,因為港口的玉米只要1850元/噸,只要儲備小麥“自降身價”,小麥的飼料需求就會被激發,那么自然能實現100%的成交了。價格規律還是沒有失靈。實際上,5月份儲備小麥降價到2200元/噸時,一場交易會就成交了12萬噸,成交率猛升到61%。
當然,省內國產儲備小麥還有諸如體量龐大、品種不純等影響銷售的其他情形,但是這是相對次要的因素,上述才是最核心的原因。
接下來說說早秈稻。早秈稻銷售情況比小麥稍好,41.4%的成交率雖然下滑明顯,但是不能算太低。2018年早秈稻的最低收購價是2400元/噸,當前2015年的托市早稻在國家糧食交易中心的成交價為2300元/噸,不過成交率極低,只有幾個百分點,說明市場價格比這個要低。前4月廣東省儲早稻2200-2300元/噸的銷售底價基本接近產區,但是這樣的價位成交不多,5月份降到2100元/噸,仍鮮有成交,有部分市縣儲備降價到2000元/噸附近,成交才有所放大。
我們知道,國家實行稻谷最低收購價以來,十幾年里,廣東一直沒有啟動托市,也就是說廣東的稻谷價格一直是高于最低收購價的。但是,實際上,近幾年廣東早稻市場價格已經明顯低于產區了。廣東早已啟動“托市”了,這個“托市”,就是廣東省各級儲備。我們可以做個假設,如果廣東省的儲備規模和產區保持相當,每年不去采購那么多新早稻,那么廣東的新早稻價格很可能是低于托市價的。因為當前廣東陳稻的市場出清價格只有2000元/噸,倒推過去,完全市場化的新稻價格不會高于2300元/噸,農民的賣糧價格在這個基礎上還得有一定的折扣,而國家給的托市價是2400元/噸,托市啟動是必然的。每年新糧上市,廣東省各級儲備強制性的采購大量新稻,不但把省內的新稻價格拉到遠高于托市價的水平,而且還因此導致外省的新稻流入廣東作為儲備。但是銷售的時候,得按市場辦事,早秈稻價格被打回原形,從而導致了高達800元/噸的輪換價差。這些年來,廣東省內的各級儲備實際上承擔了托市的功能,但是國家并沒有給與相應的托市補貼費用。這800元/噸的價差,某種程度上就是廣東自行“托市”的代價。
總而言之,無論是小麥,還是稻谷,均存在著貌似不合理的價格倒掛現象,背后的根本原因是儲備糧不是按照市場的邏輯在地理之間進行流動,而是按照政策的邏輯在進行地理上的配置。如果完全遵循市場法則,那么大量的小麥和早稻本不會流入到廣東,因為廣東市場需求有限。進的時候,只要出價足夠高,就可以買到足夠的儲備糧;與之相對應,賣的時候,也只有報價足夠低,才可以賣出全部的儲備糧。也就是說,今日的銷售困境是當初大量增儲擴容(全省儲備糧規模短短一年時間翻了一番)時就早已種下的,并非市場環境發生了顯著的變化。
我們的建議是:第一,若要提高儲備小麥稻谷的成交率,必須降低底價,為了能加快去庫存進度,國家今年已經下調了各大品種的底價。買賣還得遵循市場法則。第二,提升廣東省儲備糧品質結構,廣東省的儲備糧銷售面臨的主要是廣東省消費市場,作為全國經濟條件最好的省份,老百姓對美好生活已經不只是向往,而是實實在在地享受,優質大米面粉需求越來越多,低端大米面粉正被日益拋棄,儲備應及時響應這一市場需求的變化。滿足需求,適銷對路,解決了輪換難,縮小了輪換價差,是雙贏。